第1774章 永久工事-《佣兵1929》
第(3/3)页
如果是国内别的部队来驻守,也许他们还会惊喜万分并啧啧称道。
就因为这些碉堡工事大多都是钢筋混泥土结构,能抗住75毫米炮弹的攻击,挡住轻重机枪的子弹更是不在话下,比起国内大多数部队既缺乏设备材料又没有土-工作业经验的窘境来说,已经算得上是豪华防御工事了。
但看在周文、蒙雨庭、陈万里等这些真正行家的眼里,就只剩下摇头叹息。
所有的碉堡和工事,基本都建在山平面上,既缺乏纵深厚度,又缺乏隐蔽暗堡,看着好像什么交叉火力、高低搭配一应俱全,实则是把自己的整个防御体系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。
日军只要派出侦察机或是观测气球,就可以将守军的防御布局一览无余。
当然,也不是说这些碉堡和工事就没有用,但前提条件是你得先抗住日军重炮打击和飞机轰炸后,在日军发起步兵攻击时才能发挥作用。
问题是,你如果没有有效的防炮和防空措施,等到日军步兵进攻时,你阵地上还能剩下几个人?
所以,这些碉堡群对佣兵团来说,只能是吸引鬼子重炮攻击的诱饵目标,真正的阵地和坑道都得建在山体的反斜面。
有人会问,老虎洞这边山顶面积不小,反斜面距离一线阵地距离过远,怎么能在鬼子进攻时快速调集兵力进入阵地。
这就是坑道在发挥作用了。
坑道不仅仅是藏兵洞,也不仅仅是当山顶被敌人占领后的最后阵地,还可以是交通壕、后勤补给的储藏地,还可以是发起反击的进攻支点。